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重视。但是,由于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市场化”所带来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学前教育也面临不少问题。如近两年,媒体频频曝光的儿童入学难、吃不好、虐童等,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政府工作报告开出了“方子”。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
理应看到,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新生人口逐渐增多。据统计,2017年二孩出生占比进一步提高,达到51%,比2016年提高5个百分点。新生儿的增加、就业压力的增大,让家长“起跑线”焦虑日渐加深,直接导致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抢夺大战”更加白热化,学前教育资源短缺问题更加凸显。政府强调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本质上讲,就是要通过供给侧改革,夯实学前教育基础,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教育资源短缺的缓解,需要良好教育环境的“匹配”。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就是通过更加开放的教育风气、更加透明的教育过程、更加公开的教育监管,让家长、让社会参与到学前教育的发展、建设、监督中,共同营造更加良好的教育环境。
在这点上,不少地方教育部门已经进行了实际行动。当前,越来越多幼教机构开通了“透明厨房”“透明课堂”,让家长无需走进校园,只要登录手机APP就可以实时查看孩子在校情况。尽管这种手段的使用让幼教过程少了一些私密性,但换个角度看,实现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对学前儿童、幼教从业人员而言,都是一种保护。儿童可以远离被虐的可能、吃上放心的食物,有助于身心健康成长;幼教从业人员可以让家长了解幼教工作的艰辛,增强双方的理解与信任,有助于建设更加和谐的“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互动网络。
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搭配更加合理的教育资源、搭建更加开放的教育平台,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让每名儿童都能接受到公平、优质的学前教育,使其更加健康快乐成长。
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家庭的希望。政府工作报告已经为学前教育划定了发展路线,相信不久的将来,大家就能看到更多与学前教育相关联的细化措施出台,办好让家长放心安心的学前教育指日可待。